近日,国富瑞携“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整体解决方案”亮相第11届DCIC2021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大会,分享在助力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思考与实践。
数字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
2005年到2020年,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.6万亿增长到39.2万亿,占GDP的比重从14.2%上升到38.6%,数字经济增速达到GDP增速3倍以上。地方上,已有广东、江苏、山东、浙江、上海、北京、福建等13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;北京、上海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%。数字化发展路线进一步明确
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以专门篇章明确提出“加快数字化发展,建设数字中国”,指出要激活数据要素潜能,加快建设数字经济、数字社会、数字政府,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,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20年的7.8%提高到10%。“新基建”促进数字经济发展
2020年3月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,加快5G网络、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。在国家政策引导及5G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,数据量、流量、算力需求及对IDC机柜的需求均在暴涨。“新基建”战略的提出,将通过投资建设数据中心等数字经济的“底座”,精准拉动5G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AI、工业互联网等新科技行业发展,并为实体经济赋能。
提升城市治理能力
国富瑞依托布局全国的数据中心所提供的强大算力支撑,运用数字视网膜技术、视频解析算法、城市大脑等先进技术手段,有效提升城市管理的监测、分析、预警能力和智慧化水平,有效控制人工成本,在公安、交通等领域应用成效颇丰。改善民生服务质量
“互联网+教育”、“互联网+医疗”、“互联网+文化”等,让数据多跑路,百姓少跑腿。新冠肺炎疫情以来,数字技术在教育、零售、医疗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更趋广泛,传统行业数字化程度显著提升,微商、直播、社群营销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,解决了民生就业问题,展现了我国经济的韧性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
如今,信息经济涵盖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,工业互联网、金融证券、灾害预警、远程医疗、视频通话、人工智能推理、虚拟现实/增强现实(VR/AR)、超高清视频、车联网、联网无人机、智慧电力、智能工厂、智能安防……这一切产业的繁荣发展,首先要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完备为前提条件。数据中心作为“新基建”的底座,是支撑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。各地区加强数据中心统筹建设,推进数字化转型,将带动本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。升级数据招商模式
在“新基建”战略引领下,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配备完善的区域,将在数据资产的沉淀和数字经济相关产业、企业的导入方面更具优势。国富瑞将集合股东和生态合作伙伴资源,推动建设大数据产业集聚区,促进区域在大数据制度创新、公共数据开放共享、大数据创新应用、大数据产业集聚、数据要素流通、大数据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尝试,为区域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积累经验。完善城市大数据生态
国富瑞在全国各地布局的数据中心及大数据产业集聚区,能够支撑对海量、异构和实时数据的存储和传输,形成数据采集与汇聚平台,形成大数据生态城市的信息“源泉”,为城市构建“数字孪生”并最终实现“数字永生”奠定基础。四、国富瑞赋能区域数字经济的创新与尝试
国富瑞的“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整体解决方案”将为各地区引入:城市标配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
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重点技术及应用的重要载体,是工业、金融、电力、交通、医疗、教育等各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关键基础设施。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底座,数据中心的价值格外凸显。新一代绿色节能海量安全的大数据中心
在国家“双碳”战略下,数据中心能耗问题引起业内广泛关注,新一代绿色节能海量安全的大数据中心将成为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。以数据治理、开发利用为终极目标的DT系统
国富瑞数据中心集群扮演着“算力集群”的重要角色,为5G后端的海量数据存储提供自主可控的技术及服务;驱动云网融合,为“5G+AI+云”时代提供高性价比的最佳算力。另一方面,通过数据中心“底座”和云计算的融合,构建会思考、善决策、恒自驱的“城市大脑”,推动人工智能从“感知”走向“认知”,从而催生及赋能社会各个行业数据应用场景。地方政府数据要素一级开发、整理、收储平台
数据是重要的战略资产,各地要将本地数据存好、用活,第一步要将本地数据留存在本地,实现数字孪生、数字永生。我们为地方政府提供数据要素一级开发、整理、收储平台,帮助区域解决存数、用数难题。数据众筹、问题众治、应用众包、产业众创的孵化器
我们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衍生的生态将成为“数据众筹、问题众治、应用众包、产业众创”的孵化器,旨在联合上下游产业资源和当地各界力量,互为支撑,互赢共进,不断壮大和繁荣各地城市数字经济生态圈。城市数据招商的数字经济产业园
由数据中心进一步扩大内涵与外延,发展城市数据招商的数字经济产业园。
国富瑞依托核心技术,实现全国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、云网融合和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全面升级,打造新型高附加值、高技术含量数据中心。近40个数据中心与当地政府和龙头企业深度合作,已服务商务部经合局信息系统、中国铁路总公司信息基础设施、北京通州智慧交通、北京公交集团云平台、吉林省级政务系统“吉林祥云”等一批数字化转型项目,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技术,实现对各地大数据价值的深入挖掘,为政府治理、百姓民生、产业数字化等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服务,帮助各地实践信息化、数字化发展路径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