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《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》以来,我国先后设立了京津冀、珠三角等八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,把大数据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,直至2020年3月大数据中心被党中央列为“新基建”七大领域之一,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数据中心产业获得了高速发展。
未来五年,受益于5G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普及、互联网、物联网的发展,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,我国数据中心行业仍将保持30%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,数据中心将进入新一轮发展爆发期。
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,是“新基建”底座,是“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”。数据中心建设既要满足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,又要做到适度超前布局,健康、有序、绿色发展,避免大水漫灌,盲目投资、资源浪费。
首先,在国家层面要做好数据中心行业的顶层规划,做到全国“一盘棋”。根据应用规模和市场需求,在全国构建三级数据中心节点。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成渝等经济发达的重点区域,以及部分能源丰富、气候适宜的地区规划大型、超大型数据中心,建设国家大数据中心枢纽,构建国家级大数据算力节点。在省会级城市和重要的地市建设中型、大型数据中心,构建省级大数据算力和应用节点。在普通地市和部分区、县建设中型、小型数据中心,构建市级数据采集和应用节点。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数据中心之间建立高速传输网络,开展全国性算力资源调度,合理分配算力资源,实现数据中心集约化、规模化、绿色化发展。
其次,应制定相应政策,引导鼓励技术创新、完善产业生态,实现自主可控。目前,大型数据中心所需的机电设备如柴油发电机、UPS、冷水机组、空调等主要设备或其核心组件仍由国外厂商控制;云服务及IT设备,如服务器芯片、操作系统、存储设备、数据库等仍受制于人。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环境下,应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创新,培育一批掌控核心技术与产品的优秀企业,助力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安全健康发展。
第三,制定相应标准和政策,强化节能降耗,实现绿色发展。我国数据中心能效指标PUE、WUE值远高于发达国家。巨大的能源消耗给我国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带来较大压力。落实节能减排,需要政府建立健全数据中心的能耗监管体系。例如建立绿色数据中心评价体系和能源动态监管体系,指导数据中心建立能源计量和审查制度,建立能耗数据管控系统,自动上报数据中心能源消耗量,实时监测PUE、WUE值,定期公布数据中心能耗监管结果。
同时建立第三方机构的能耗评估、审计工作机制,对能耗管理制度健全、计量准确、上报及时的单位给与激励,对缺乏制度和计量手段、虚报瞒报的单位进行处罚。数据中心绿色评价和能耗监管作为给与电费优惠、产业扶持的重要依据,从而实现奖优罚劣,促进数据中心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。
在数据存储管理方面,要制定海量数据分类、分级存储管理的标准和政策,推动利用低能耗的蓝光技术存储需要长期保存的冷数据,以降低能耗,实现绿色发展。
云数委
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云数据专委会(简称:云数委)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,由信息通信行业的企事业、科研单位、大专院校和社会团体的代表组成,是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下设的分支机构。
宗旨:组织成员单位,动员社会力量,构建行业绿色生态发展环境,积极推动和维护我国云数据行业的健康、有序发展。
(本文转自云数据专业委员会微信公众号)